《大观茶论》讲的是什么?
引言:
说到茶的专论书,不得不提宋徽宗赵佶所撰写的《大观茶论》,其内容精深,论述简明,让人能迅速了解茶知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茶论讲的是什么内容吧。
作者简介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对绘画尤其喜爱,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的发展,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的进步。他还自创了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
内容简介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因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故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
1、书中提出了“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的观点。指出茶的产地是“崖必阳,圃必阴”。对于产地对茶叶生长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提出了“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味强以肆”,“必资阴荫以节之” 。
2、关于天时对茶叶优劣的影响,提出了“焙人得茶天为庆”的观点。书中写道:“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如果“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则其“色味两全”。如果“时旸郁燠,芽甲奋暴,促工暴力,随槁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渍”,则其“色味所失已半” 。
3、在制茶过程中,提出了“洁净宜热良”的要求。“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热,焙火惟良”,否则,会出现“饮而有少砂……涤濯之不精”的情况。造茶要考虑“日晷之短长,均工力之众寡,会采择之多少”,必须在“一日造成”,如果过宿,“则害色味”。
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大观茶论》不仅吸收了前人对茶的研究成果,还结合了当时的发展水平,更加完善和全面地介绍有关茶的知识。
《大观茶论》地影响
《大观茶论》从侧面上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自问世以来,《大观茶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非常巨大,不仅积极促进了中国茶业的发展,还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使得宋代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时期。
总结
对于爱茶之人来说,想初步了解茶的知识,可以看看这本《大观茶论》哦,会令你受益匪浅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记得给我们转发点赞哦!想要获取更多资讯和干货,请关注、收藏好茶艾多幕网站。